懸挑式腳手架鋼梁的搭設規范
一、懸挑式腳手架鋼梁的構造
1、挑架外挑梁或懸挑架應積極采用型鋼或定型桁架。
2、懸挑型鋼或懸挑架通過預埋與建筑結構固定,安裝符合設計要求。
3、挑架立桿與懸挑型鋼連接必須固定,防止滑移。
4、架體與建筑結構進行剛性拉結,按水平方向小于7M、垂直方向等于層高設一,架體邊緣及轉角處1M范圍內必須設拉結點。
二、荷 載
施工荷載均勻堆放,并不超過3.0KN/m2。建筑垃圾或不用的物料必須及時清除。
三、桿件間距
挑架步距不得大于1.8M,橫向立桿間距不大于1M,縱向間距不大于1.5M。
四、架體防護
1、挑架外側必須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圍護,安全網用不小于18#鉛絲張掛嚴密。且應將安全網掛在挑架立桿里側,不得將網圍在各桿件外側。
2、挑架與建筑物間距大于20cm處,鋪設站人片。除挑架外側、施工層設置1.2M高防護欄桿和18cm高踢腳桿外,挑架里側遇到臨邊時(如大開窗、門洞等)時,也應進行相應的防護。
五、層間防護
挑架作業層和底層應用合格的安全網或采取其他措施進行分段封閉式防護。
六、材質
1、鋼管腳手架應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A3鋼管,表面平整光滑,無銹蝕、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鋼管有出廠合格證。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顏色應力求環境美觀。
2、鋼管腳手架搭設使用的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件標準》要求,有生產許可證,規格與鋼管匹配,采用可鍛鑄鐵,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
3、型鋼宜采用A3號槽鋼或工字鋼。
七、懸挑式腳手架的構造與搭設要求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
支撐桿式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里架子,使橫桿伸出墻外再將斜桿撐起與挑出橫桿連接牢固,隨后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桿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
(2)連墻件的設置
根據建筑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并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墻件的大蛇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第一段不得超過1/400;
第二段、第三段不得超過1/200;
腳手架的垂直度要隨搭隨檢查,發現超過允許偏差時,應該及時糾正。
(4)挑梁式腳手架立桿與挑梁(或縱梁)的連接
應在挑梁(或縱梁)上焊150~200mm長鋼管,其外徑比腳手架立桿內徑小1.0~1.5mm,用扣件連接,同時在立桿下部設1~2道掃地桿,以確保架子的穩定。
(5)懸挑梁與墻體結構的連接
應預先埋設鐵件或者留好孔洞,保證連接可靠,不得隨便打鑿孔洞,破壞墻體。
(6)斜拉桿(繩)
斜拉桿(繩)應裝有收緊裝置,以使拉桿收緊后能承擔荷載。
(7)鋼支架
鋼支架焊接應該保證焊縫高度,質量符合要求。
建筑行業發生因腳手架倒塌而導致重大群死群傷的事故多起,腳手架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而懸挑式腳手架作為工程常用的腳手架由于沒有制定相應行業規定,各省的做法也不盡相同。福建省為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省內建筑施工懸挑式腳手架的安全監督管理,預防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制定了《建筑施工懸挑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若干規定(試行)》。本人結合現場 驗,對如何做好懸挑式腳手架的安全技術管理提出幾點看法。
八、懸挑架選擇和制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懸挑架的支承結構應為型鋼制作的懸挑梁或懸桁架等,不得采用鋼管。
(2)必須經過設計計算,其計算內容:①材料的;②抗剪強度;③整體穩定;④撓度。
(3)懸挑架應水平設置在梁上,錨固位置必須設置主梁或主梁以內的樓板上,不得設置在外伸陽臺上或懸挑板上。
(4)節點的制作(懸挑梁的錨固點、懸挑架的節點)必須采用焊接或連接的結構,不得采用扣件連接,以保證節點是剛性的。
(5)支承體與結構的連接方式必須進行設計,設計時考慮連接件的材質,連接件與型鋼的固定方式。目前普遍采用是預埋圓鋼環或應滿足受力的強度。采用的固定方式有壓板固定式(緊固)和雙螺母固定(防松),這是根據《鋼結構規范》8.3.6條,對直接承受力荷載的普通螺栓受控連接應用雙螺帽或其他防止螺栓松動的有效措施。
(6)固端長度必須超過懸挑長度的1.5倍,這樣可以減少對建筑結構的影響,保證梁在使用中的安全,提高錨固強度。
以上是關于懸挑腳手架鋼梁的搭設規范講解,如需了解更多關于懸挑式腳手架相關知識可以閱讀下《如何做好懸挑式腳手架施工安全技術管理》。